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

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and product

產品肯定是由設計師所精心安排的結果,但在每個人心中的成像不盡相同。這讓設計師們思考設計的目的與結果(產品)與使用者的關係為何,如何描述那心中的成像,這裡不是從概念模式與使用者心智模式之間的對應解說兩者關係,而是從"對產品特色的感覺"切入做探討。

作者認為,當使用者一接觸到產品時,便會產生許多反應,反應首先來自產品的特色(Product character),再者是感受結果(Consequences),最後是分析使用的情形(Situation)

1.Product character:

反應由產品的特色開始,使用者接觸產品時,會將對產品特色的感覺分為實用(pragmatic)與愉悅(hedonic)兩種主要成分。實用為主的特色為工具導向,產品能夠完成該完成的工作即可,也是最基本的訴求,而以愉悅為特色的產品,可以引用Norman的情感設計來解釋,而作者提出三個面向做分析:

(1) 刺激需求(stimulation):產品給予的想像,也許功能用不到,但讓使用者認為該功能是有趣的,也許未來用得到。

(2) 識別(identification):個體對社交活動的訴求,該產品能夠幫助使用者傳送自己的特色、品味,建立自己的社會形象。

(3) 召喚回憶(evocation):配合使用者的過去或是大家共同的記憶。

2.Consequences:

使用的結果可以分為滿足(感覺=期待)、愉悅(感覺>期待)、具有吸引力的(特定情況)

3.Situation:

使用同一產品在不同的情況,會有不同的使用經驗,也是設計階段最容易忽略的地方。作者依照使用產品的迫切度分為(1)goal mode:以任務為導向,從任務判斷接下來的動作(2)action mode:以探索為導向,使用者可能先嘗試,在看看它能做什麼。例如ATM簡單及可靠的動作,似乎是代表穩定,但是當使用上有時間壓力的時候,使用者就可能會對緩慢的步驟感到厭煩;除此之外,這還必須考慮使用者自我學習性、使用者的背景經驗及產品的主要訴求為何。

Reference:

Hassenzahl, M.(2003).The Thing And I: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and product. In M.A.Blythe, K.Overbeeke, A.F.Monk & P.C.Wright(Eds.), Funology:From Usability to Enjoyment(pp. 31-42).Netherlands: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.


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